第三代100萬KW核電汽輪機低壓內缸制造技改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公示
根據國務院關于修改〈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82號),四川德陽科利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組織通過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為進一步保障公眾對環境保護的參與權、知情權和監督權,現將項目環保驗收情況進行公示,公示期為2017年11月21日至12月20日。公示期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接受公眾來電、來信、來訪等多種形式反映問題,并對公眾反映問題進行調查、核實和處理,作為該項目竣工環保驗收依據之一。
基本信息
項目名稱:第三代100萬KW核電汽輪機低壓內缸制造技改項目
建設地點:德陽市旌陽區工業集中發展區東海路西段16號
建設單位:四川德陽科利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驗收報告編制單位:重慶忠慶環境咨詢有限公司
驗收監測單位:四川中碩環境檢測有限公司
一、項目基本情況
四川德陽科利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創建于2004年,于同年先后實施了“機械設備加工項目”以及“改造金加工車間及設備”兩個項目,并于2009年7月申報建設“1.5MW-2.5MW 風力發電機主軸加工設備技改項目”,從事風力發電機主軸的加工。之后該公司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增加了核電產品及其它風電、火電配套產品的生產。
為提升核電產品的質量及產量,該公司又于2011年,投資5100萬元,在原有廠區內,依托原有生產廠房及公輔環保設施,實施了“第三代100萬KW核電汽輪機低壓內缸制造技改項目”,同時撤銷了2009年項目中產品的生產。
德陽市環保局組織旌陽區環保局于2012年6月對該企業2009年審批的“1.5MW-2.5MW 風力發電機主軸加工設備技改項目”項目進行環保“三同時”落實情況專項檢查。檢查發現該企業存在產品及項目變更,“第三代100萬KW核電汽輪機低壓內缸制造技改項目”屬于未批先建項目,隨即對該公司下達了《環境污染源限期整治決定書》,并責令該公司停止生產,完善相應的治污設施,補辦相應環保手續。
河北德龍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11月編制完成了該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德陽市環境保護局于2014年12月10日以“德環審批〔2014〕131號文對其環境影響報告表進行了批復。
本次驗收項目的建設內容為:四川德陽科利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第三代100萬KW核電汽輪機低壓內缸制造技改項目現狀驗收,包括生產車間、庫房、辦公及生活設施、相關公輔設施、以及環保設施和措施完成情況。
項目總投資5100萬元,環保投資68.5萬元,占項目總投資的1.34%。
二、項目環保設施及措施落實情況
環保設施及措施已按環評要求建成和落實。建設的環保設施及采取的環保措施:
1.廢氣
主要為焊接過程產生的焊接煙塵,食堂油煙。
(1)焊接煙塵:該廠加工的產品尺寸較大,無法設置吸塵、除塵裝置,目前在焊接工位旁設置有通風扇,車間頂部設置有換氣天窗,焊接煙塵通過車間頂部的天窗無組織排放;
(2)食堂油煙:廚房安裝有一套高效油煙凈化裝置,油煙經凈化處理后由排氣筒引至樓頂排放。
2.廢水
本項目營運期產生的廢水主要為職工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經二級生化處理設施進行處理后,實現達標排放。
3.噪聲
本項目噪聲主要來自生產工序及設備使用。采用優化布局,對設備進行降噪處理,廠房隔聲降噪措施,加強管理等措施。
4.固體廢物
項目設置固廢房,并做好“三防”措施,一般固廢集中收集后,定期外售;生活垃圾統一收集后由環衛部門清運處理;危廢暫存于危廢房內,同時項目簽訂危廢處置協議,產生的危廢定期交由什邡開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進行處理。
三、驗收監測結果
根據重慶忠慶環境咨詢有限公司編制的《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報告表》,驗收結論如下:
1.廢氣
廢氣總懸浮顆粒物(TSP)廠界無組織排放濃度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 2 中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要求。
食堂油煙滿足《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GB18483-2001)表2中濃度限值(2.0mg/m3)要求。
2.廢水
該項目生活污水排放中 pH、懸浮物、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排放濃度均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4一級標準要求。
3. 噪聲
該項目各測點晝夜間廠界環境噪聲監測結果均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要求。
4. 固體廢棄物
項目設置固廢房,并做好“三防”措施,一般固廢集中收集后,定期外售;生活垃圾統一收集后由環衛部門清運處理;危廢暫存于危廢房內,同時項目簽訂了危廢處置協議,產生的危廢定期交由什邡開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進行處理。
5.總量控制
根據該項目驗收期間監測數據,結合項目設計年生產時間為 300天(7200小時)進行核算,該項目外排廢水中COD、氨氮的的年排放量均未超過環評批復總量控制要求。
6.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及風險防范措施檢查
公司編制有《環保事故應急預案》,制定了各車間相應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全公司的重大事故救援預案,明確了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成人員和職責劃分,并定期組織演練。項目環境風險防范設施和應急處置措施納入全廠統一管理。
四、文檔及環保機構情況
公司制定了《環保管理制度》,公司安全環保部負責該項目環保管理工作,配有專職環保管理人員;環保設施運行、維護正常,環保設施運行、維修記錄由設備部管理,提供的環評報告書等環保驗收文件及材料由公司安全環保部統一收存和管理。
五、驗收結論
綜上所述,第三代100萬KW核電汽輪機低壓內缸制造技改項目環評審批手續完備,環保管理符合相關要求,配套環保設施及措施已按環評要求建成和落實,所測污染物達標排放,符合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條件,建議通過驗收。
六、要求
加強環保設施的管理及維護,保證運行效率和處理效果的可靠性,確保各項污染物長期、穩定達標排放。
七、信息公開情況
建設單位將項目驗收調查報告在企業門戶網站進行了公開。
川公網安備51060302510780號